纯水机过滤器是一系列串联在纯水机管路中的功能单元,通过 物理过滤、吸附、离子交换和膜分离 等原理,逐级去除自来水中的 颗粒物、余氯、有机物、离子、微生物 等杂质,最终产出不同纯度等级的纯水。
产品定位:纯水制备系统的 核心耗材组件,其性能直接决定了产出水质的优劣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。广泛应用于 实验室、医院、电子、制药、化工 等领域。
一套标准的纯水系统通常包含以下各级过滤器:
功能:第一道防线,进行 粗过滤。主要去除水中的 泥沙、铁锈、胶体、悬浮物 等大颗粒杂质(粒径通常≥5μm)。
目的:保护下游的活性炭滤芯和精密膜元件,防止其被堵塞或划伤。
特性:深度过滤,纳污量大,成本低廉,一次性使用。
功能:吸附。主要去除水中的 余氯、氯胺、异色、异味,以及部分 有机物(如农药、除草剂)。
目的:氯和氯胺是 反渗透(RO)膜 的天敌,会不可逆地氧化破坏RO膜,因此必须在前端彻底去除。同时改善水的口感。
特性:巨大的比表面积,吸附容量大。
功能:吸附 & 过滤。在颗粒活性炭的基础上,通过压缩成型,具备了 一定的过滤精度(通常为1-5μm),能进一步吸附更小的有机物并拦截更细小的颗粒。
目的:作为RO膜的 最后一道预保护,提供更精细的过滤和吸附。
功能:离子交换。通过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,去除水中的 钙(Ca²⁺)、镁(Mg²⁺) 等硬度离子,防止RO膜表面结垢。
目的:在水质硬度较高的地区,保护RO膜,显著延长其寿命。
特性:需定期用氯化钠(盐)再生。
功能:核心脱盐。在高压下,使水分子逆渗透压透过其致密的聚酰胺复合膜,而 98%以上的溶解性盐类、有机物、细菌、病毒、热原 等被截留并随浓水排出。
目的:产出 纯度高达90%-99% 的纯水(RO水),是纯水机的 心脏。
特性:孔径约0.0001μm(1埃),需靠前级预处理保护和高压泵驱动。
功能:深度脱盐。内装混合阴阳离子交换树脂,通过离子交换 深度去除 RO水中残留的 微量离子。
目的:将RO水的电阻率从约1-50 MΩ·cm提升至 18.2 MΩ·cm(25°C),制备超纯水。
特性:是制备超纯水的 最终抛光单元,树脂饱和后需更换。
功能:去除热原、核酸酶、微生物。孔径约0.01-0.1μm,通过筛分作用截留 细菌、病毒、胶体、热原(内毒素)。
目的:安装在超纯水出水端,确保产出的超纯水无菌、无热原,满足细胞培养、分子生物学等高端应用。
特性:绝对精度,通常可反复冲洗,寿命较长。
过滤器类型 | 核心功能 | 过滤精度 / 性能指标 | 常规更换周期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PP棉滤芯 | 颗粒物过滤 | 1μm, 5μm, 10μm, 20μm | 3 - 6个月 | 视进水水质而定,颜色变深即需更换。 |
颗粒/压缩活性炭 | 吸附余氯/有机物 | 碘吸附值 ≥ 1000 mg/g | 6 - 12个月 | 到期必须更换,否则会滋生细菌并失效。 |
RO膜 | 脱盐 | 脱盐率 ≥ 96% - 99% | 2 - 4年 | 受进水水质、前级保护和使用频率影响巨大。 |
纯化柱(DI柱) | 深度脱盐 | 出水电阻率 18.2 MΩ·cm | 6 - 24个月 | 出水电阻率下降是更换的直接信号。 |
超滤膜(UF) | 除热原/微生物 | 截留分子量: 5000 - 10000 Dalton | 1 - 3年 | 定期冲洗和消毒可延长寿命。 |
选型关键:
明确用水需求:根据实验/生产的用水等级(如一级/二级/三级纯水、超纯水)确定需要配置哪些级别的过滤器。
分析进水水质:了解当地自来水的TDS(总溶解固体)、硬度、余氯含量,这决定了预处理(如软化器)的必要性和滤芯的寿命。
确定用水量:选择通量(如50GPD, 400GPD)匹配的RO膜和尺寸合适的滤壳。
维护核心:
定期更换:严格遵守建议更换周期,使用正品滤芯。
监控数据:关注纯水机的TDS值、电阻率、流量和压力等参数变化,它们是滤芯状态的“晴雨表”。
及时消毒:定期对储水桶和管路进行消毒,防止微生物滋生。
TNN系列囊式滤器,直径 为φ46mm,进⼝有宝塔头, 直插管的形式,出⼝可以装置 钟形罩,防⽌外部灰尘,细菌 能污染,⾮常适合出⼝反复开 关取样使⽤的场景,尤其是在 纯⽔机终端有着⼴泛应⽤。